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章 火器初显威(1 / 1)

宁远城的冬日来得格外早,才入十月,寒风就已刺骨。王磊站在校场上,看着天雄营的士兵们在严寒中操练,心中既感欣慰又觉责任重大。

自从获准组建新军以来,他已忙碌了两个月。天雄营从最初的三百人扩展到一千人,成为宁远守军中的一支精锐。但王磊深知,光有人还不够,装备的落后始终是明军的软肋。

王磊接过李铁匠递来的火铳,仔细端详。这把火铳与明军制式的鸟铳不同,枪管更短更厚,枪托经过改良,更符合人体工学。

来到靶场,王磊装填火药和铅弹。他采取自己推广的标准化装填流程:先用量匙装入定量的火药,再用推杆将铅弹推到底。

举枪瞄准百步外的木靶,扣动扳机。的一声巨响,铅弹精准命中靶心。

作为现代军人,他深知燧发枪的优势,但以明朝的技术水平,大规模制造燧发枪还不现实。只能先在现有基础上改良。

李铁匠似懂非懂,但出于对王磊的信任,点头道:\"我试试。

他记得历史上戚继光就重视火药质量,要求\"硝要极净,磺要极细,炭要极干\"。但明末朝政腐败,军需品质量大幅下降。

只见作坊内烟雾弥漫,几个工匠正在粗糙地配制火药。王磊抓起一把成品,发现颗粒大小不均,还有杂质。

工匠们面面相觑,从没听过这种做法。

王磊知道需要先证明效果。他让李铁匠按新方法制作一小批火药,然后带到靶场测试。

结果令人惊喜:新火药的爆燃更充分,烟雾更少,威力提高约两成。

正说着,突然城头警钟大作。建奴前锋已至十里外!

站在宁远城头,王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。只见后金军如黑云压城,起码有五千之众,正在城外列阵。

他下令天雄营火铳手占据城头有利位置,按平时训练的三段击阵型排列。改良火铳配上新火药,这是检验成果的时候。

后金军开始攻城。他们推着楯车,扛着云梯,如潮水般涌来。

后金军进入射程。王磊令旗挥下。

砰!砰!砰!三十支火铳齐射。硝烟弥漫中,只见后金军倒下一片。

轮番射击下,后金军的攻势为之一滞。新火药的威力显现出来,铅弹能穿透楯车,给敌军造成更大杀伤。

但后金军很快调整战术,分散队形,加快冲锋速度。很快就有敌军攀上城头。

天雄营的长枪兵结阵迎敌。他们按王磊教授的现代刺枪术,简洁高效地刺杀登城敌军。

王磊亲自持刀加入战团。他如猛虎下山,每一刀都精准致命。特种兵的格斗技巧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犀利。

只见一队后金骑兵突破侧翼,直扑城内的粮草仓库。那里堆放着宁远守军大半的粮草,若被焚毁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粮仓前,守军正与后金骑兵混战。王磊看到一辆粮车已被点燃,火势正在蔓延。

王磊一马当先,直取后金带队军官。那军官使一柄长刀,武艺高强,连伤数名明军。

王磊运用现代格斗技巧,虚实结合,很快占据上风。最后一个假动作骗过对方,一刀斩断其手臂。

军官惨叫倒地,王磊补上一刀,结果其性命。

主将阵亡,后金骑兵开始溃退。明军乘胜追击,很快控制住局面。

清点战场,天雄营毙敌二百余,自身伤亡五十多人。更重要的是,保住了大部分粮草。

洪承畴亲自来到粮仓,看着被烧毁的少量粮草,松了口气:\"幸好你们来得及时。

接下来的日子,王磊更加忙碌。他整天泡在工坊和校场之间,指导火药改良、火铳改进、战术训练。

李铁匠果然天才,竟然真的在枪管内刻出了来复线。虽然因为工艺限制,精度提升有限,但已经让王磊看到希望。

他知道燧发枪的关键在于击发机构。以明朝的工艺水平,制造可靠的燧发机还很困难。但他决定先尝试造几支样品。

王磊想起现代的高碳钢,但以当时的技术很难炼出来。他只能先让李铁匠用现有材料尝试。

与此同时,王磊开始训练士兵的协同装填。他将装填流程分解为六个步骤,每名士兵专门负责一个步骤,形成流水线作业。

士兵们起初不适应,但经过反复训练,渐渐掌握要领。王磊还制作了训练用的木制火铳,让士兵们无实弹练习。

一日,王磊正在校场督导训练,突然有亲兵来报:\"都司,曹将军请您过府一叙,说是有要事。

王磊心中一动,立即前往曹变蛟府邸。

曹变蛟的府邸在宁远城东南,是一座典型的明代武官宅院。王磊到时,发现气氛有些异常——守卫比平时多了一倍,而且个个面色凝重。

来到书房,王磊见到曹变蛟面色焦虑地在踱步。见到王磊,他立即屏退左右。

原来,曹变蛟的侄儿曹鼎蛟日前护送家眷从关内来宁远,途中遭后金骑兵袭击。虽然侥幸逃脱,但后金军显然已经盯上曹家家眷。

王磊立即返回军营,点齐三百精锐,轻装出发。他特意带上刚刚试制成功的三支改良火铳,准备实战检验。

小队连夜出城,快马加鞭赶往小王庄。王磊心中盘算:后金军既然专门 targetg 曹家家眷,必定派出精锐。这场仗不会轻松。

黎明时分,队伍抵达小王庄。这是一个不大的村落,只有几十户人家。曹鼎蛟见到援军,大喜过望。

他安排士兵们布防,同时让曹家家眷准备转移。曹家家眷有二十多人,主要是妇孺,行动不便。

果然,就在准备出发时,斥候来报:发现大队后金骑兵,约五百人,正快速逼近!

很快,后金骑兵如狂风般卷来。王磊看到敌军旗帜,心中一凛:是正白旗的精锐,由牛录额真鄂硕亲自带队!

后金军显然有备而来,直接发起冲锋。王磊冷静指挥火铳手齐射。

砰!砰!砰!改良火铳配上新火药,威力惊人。冲在前面的后金骑兵人仰马翻。

但后金军悍不畏死,继续猛冲。很快就有敌军突破防线,杀入村内。

王磊亲自持刀迎战。他如猛虎下山,连续斩杀数名敌兵。特种兵的格斗技巧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犀利。

激战中,王磊看到一名后金军官直扑曹家眷所在的院落。他立即冲过去拦截。

那军官使一柄长刀,武艺高强。王磊与他交手数合,不分胜负。

王磊心中一凛:鄂硕是后金有名猛将,曾多次与明军交手,鲜有败绩。

两人再度交锋。王磊运用现代格斗技巧,虚实结合,但鄂硕经验老到,防守严密。

就在这时,王磊看到鄂硕露出一个破绽,立即猛攻。谁知这是诱敌之计,鄂硕突然变招,长刀直劈王磊面门!

千钧一发之际,王磊一个侧身翻滚,险险避开。但头盔被刀锋扫中,掉落在地。

鄂硕得势不饶人,连续猛攻。王磊一时处于下风。

王磊接枪在手,顿时气势一变。他现代军人,本不擅长长兵器,但原主张二狗的记忆中却有丰富的冷兵器使用经验。

长枪如龙,招式凌厉。鄂硕一时不适应这种打法,渐渐落入下风。

王磊看准机会,一枪刺中鄂硕肩膀。鄂硕惨叫一声,拨马便走。

他本能地侧身一闪,一支箭矢擦着脸颊飞过。但第二支箭接踵而至,正中他的左肩!

王磊忍痛一看,只见一名后金弓箭手正在装第三支箭。他立即举枪投掷,长枪如闪电般飞出,将那弓箭手钉在地上。

但这一耽搁,鄂硕已经跑远。王磊还想再追,却因失血过多,一阵头晕。

然而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号角声——宁远援军到了!曹变蛟亲自率军来援。

后金军见明军援兵到来,立即撤退。曹变蛟也不深追,先来看望王磊和家眷。

曹变蛟看到王磊血染战袍还惦记任务,感动不已:\"王都司真乃忠勇之士!此恩我曹家没齿难忘!

回到宁远后,王磊因功晋升参将。曹变蛟果然与他结为兄弟,曹鼎蛟更是形影相随,非要向王磊学习武艺和兵法。

最让王磊高兴的是,在实战检验中,改良火铳表现出色。洪承畴下令全军推广新火药和装填方法。

他知道,技术的进步需要材料基础。没有好的钢材,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实现。

与此同时,王磊开始系统整理现代军事知识。他编写训练手册、绘制武器图纸、记录战术要点。这些都是宝贵的知识财富。

一天深夜,王磊正在书房工作,突然听到轻微响动。特种兵的直觉让他立即警觉。

一个身影轻巧地翻窗而入。来人穿着夜行衣,蒙着面,但身姿曼妙,显然是个女子。

女子揭开面纱,露出一张姣好而带几分野性的脸庞:\"参将莫惊,我是友非敌。

王磊心中一动:科尔沁部落是蒙古大部,与后金若即若离。若能争取过来,对明朝大大有利。

王磊心中快速权衡:袭击沈阳极其危险,但若成功,战略意义重大。

说罢,她又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。

王磊站在窗前,望着远去的背影,心中涌起豪情。历史的车轮,正在他的推动下,缓缓转向。

他知道,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就在前方。而这个突然出现的蒙古郡主,或许将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。

夜空中的星辰闪烁,仿佛在见证这个时代的转折。王磊握紧拳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
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